南宁下载网 - 绿色的安卓游戏、软件app应用下载站

当前位置: 首页 > 教程攻略 >
逼上梁山
逼上梁山

更新日期:2021-07-22

成语故事:《逼上梁山》。【逼上梁山成语故事/典故】逼上梁山出自《水浒传》。在北宋时期,东京汴梁有一个八十万的禁军枪棒教头,姓林名冲,绰号叫做豹子头。他不但精通十八般武艺,而且为人忠厚正直,深受人们的敬重。
背水一战
背水一战

更新日期:2021-07-22

成语故事:《背水一战》。【背水一战成语故事/典故】背水一战成语出自史记淮阴侯列传。楚汉相争时,韩信率军在井陉口和赵军对峙。驻守在井陉[xíng]口的是赵国大将陈馀[yú],他手下的谋士李左车[jū]分
奉公守法
奉公守法

更新日期:2021-07-21

《奉公守法》-成语故事,战国时期,赵国大将赵奢足智多谋,英勇善战,立下显赫的功勋。赵惠文王封赵奢为马服君,官列上卿。赵奢原来是一个普通的收取田税的官吏。他对赵王一片忠心,收税时大公无私,一视同仁。
此地无银三百两
此地无银三百两

更新日期:2021-07-21

《此地无银三百两》-成语故事,此地无银三百两民间故事:有人把银子埋藏地下,上面留字写道:“此地无银三百两”。邻人阿二偷走了银子,也留字写道:“隔壁阿二不曾偷”。
成语故事:一丝不苟
成语故事:一丝不苟

更新日期:2021-07-21

《成语故事:一丝不苟》-成语故事, 明朝时候,皇上下令禁止宰杀耕牛,就是信奉回教的人也不例外。一天,乡绅张静斋与举人范进相约去拜访高要县知县汤奉。汤知县置酒招待他们。席间有位老者给汤知县送来了他与其他几个信回教的人拼凑起来的五十斤牛肉。汤知县一向贪赃受贿,而且他也是信奉回教的人,但是上面有禁令,一时也不知该不该收下这份礼。于是问张静斋:“你是做过官的,有关禁止宰杀耕牛的事正该与你商量。
海角天涯
海角天涯

更新日期:2021-07-21

《海角天涯》-成语故事,韩愈,字退之,是唐代中叶时的伟大文学家。他两岁时就死了父亲,不久他的母亲又死去。幼时依靠他哥哥韩会和嫂嫂郑夫人过活。 韩会有一个嗣子(韩愈次兄介之子,出继与长兄为嗣)叫老成,排行十二,所以小名叫十二郎,年纪比韩愈小一点。后来韩会四十二岁的时候,因宰相元载的事,贬为韶州刺史,不到几个月就病死在韶州,这时韩愈只有十一岁,十二郎也很小。韩愈虽然有三个哥哥(会、弁、介),但都很早离开了人世。
为虎作伥
为虎作伥

更新日期:2021-07-21

《为虎作伥》-成语故事,  唐穆宗长庆年间,传说有个处士马拯,听说衡山祝融峰人住着一个伏虎长老。他带了一个童仆,上山去拜访那位长老。  他登上祝融峰,见到一座佛寺里,果然有个须发皆白的老和尚。老和尚很热情,一定要留马拯吃饭,可是厨房里的油和盐正巧用完了。马拯就叫童仆下山去买油盐。老和尚陪送他走出寺门。马拯独自一人站在寺边观赏山景。这时,从山下又来了一个叫马沼的隐士。两人互通姓名之后,马沼说他在半山腰看见一只猛虎在叫人马拯问了那人的年龄、容貌、衣着,惊叫道: 那是我的童仆! 马沼又说: 奇怪的是,那猛虎吃了
囫囵吞枣
囫囵吞枣

更新日期:2021-07-20

《囫囵吞枣》-成语故事,【成语故事】囫囵吞枣: 从前一个自作聪明的人,听说人们吃梨子对牙好但伤脾,吃枣子却刚好相反。他想了很久终于想出一个两全其美的办法,就是吃梨只嚼不咽,吃枣只吞不嚼,这样就不会伤牙与伤脾了,人家笑他是囫囵吞枣。
毛遂自荐的故事
毛遂自荐的故事

更新日期:2021-07-20

《毛遂自荐的故事》-成语故事,解释:  指自己推荐自己去担任某项工作或职务。  故事:  战国时,秦国军队包围了赵都邯郸。赵王派平原君去说服楚王与赵国结盟出兵,解救赵国。平原君打算从手下三千多门客中挑选二十人做随从,但挑来挑去只有十九人符合要求,正在着急时,有个名叫毛遂的门客自我推荐说:“让我去吧!”平原君笑笑:“有本事的人,随便到哪里,都好象锥子放在布袋中,一定会露出尖锋来。可你来了三年,没人说起你的大名,可见没有什么才能啊。”毛遂说:“我如果早被放在布袋里,早就会脱颖而出,何止露出一点尖锋呢!”平原君
井底之蛙
井底之蛙

更新日期:2021-07-20

《井底之蛙》-成语故事,一口废井里住着一只青蛙。有一天,青蛙在井边碰上了一只从海里来的大龟。青 蛙就对海龟夸口说:“你看,我住在这里多快乐!有时高兴了,就在井栏边跳跃一阵;疲倦了,就回到井里,睡在砖洞边一回。或者只留出头和嘴巴,安安静静地把 全身泡在水里:或者在软绵绵的泥浆里散一回步,也很舒适。看看那些虾和蝌虾,谁也此不上我。而且,我是这个井里的主人,在这井里极自由自在,你为什么不常 到井里来游赏呢!”